2月9日,《湖北日報》以《生產自動化率超85% 月產量增加1.5倍|長江電氣打造國家級智慧工廠》為題,聚焦報道長江電氣打造數字化轉型的行業標桿。
報道原文:
2月7日,長江電氣武漢總部生產基地一派繁忙,生產線全線開工,500多名工人全部到崗,全力趕制訂單。
長江電氣聚焦智能電網和新能源設備設計、生產與運維。走進公司基地數字化智能產線,機械臂飛舞,傳送帶搬運物料,生產井然有序。一塊鍍鋁鋅板經機械臂放進產線前端設備,自動通過沖、剪、折等工序,十幾分鐘后就能從產線末端出來配電柜所需的零部件。經過工人組裝后,這批智能高低壓電柜將發往國家電網、三峽新能源、武漢地鐵以及中東地區的建設項目。
在全自動沖減復合機前,長江電氣智造公司總裁黃飛寧介紹,該產線未改造前,僅折彎工序就需要30余名工人三班倒。實施智能化改造后,折彎機器人能夠自動定位并快速精準抓取板材,加工精度高、產品質量好,可實現一天24小時不間斷生產,并只需要一名工程師維護。他表示:“該套產線綜合運用大數據、云計算、物聯網等新興技術,全自動流水線配置極大地改善工人的工作環境和工作效率,同時也提升了產品質量。”
走進智能柔性生產線車間,一排排整齊的設備前,工程師們盯著屏幕作業。“隨著一批新設備啟用,軟硬件升級,今年工廠生產自動化率超過85%,核心產品的生產周期縮短50%,月產量增加1.5倍。”黃飛寧表示,今年將申報國家級智慧工廠,打造數字化轉型的行業標桿。
——轉自《湖北日報》2025年2月9日第4版